张纪中收官后江湖谁当称雄?
张纪中与金庸的最后一次合作成为人们再次关注“张金式系列”的焦点,收官之战能否成为“张金式作品”的绝响?单凭这一卖点,自然又会注定《新倚天屠龙记》将会掀起新一轮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收视高潮。
如果我们一味地去辩论这样的话题:是张纪中改变了金庸的武侠天地,还是金庸成就了张纪中一代娱乐枭雄?我想,无疑是在做一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争辩,最终的结果自然难分伯仲。
张纪中究竟是英雄还是狗熊,我想不会有人给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可以肯定的一点,提到金庸,我们不得不想到张纪中。想到张纪中,我们就不得不从脑海里去回忆他那些或好或歹的离奇的江湖画面。从“射雕”,到“神雕”,似乎个个都被“笑傲江湖”。
事实上,张纪中拍金庸剧10年间,似乎一直是以“反面”人物出现在媒体的视觉当中,公众自然也趋之若鹜。娱记们愈打愈勇的精神,恰恰迎合了中国人那种“吃不上葡萄反说酸”的心态,然后,众志成城去指手画脚嘴里吐着唾沫星子去骂那个把金庸剧糟蹋了的家伙。
最先知道那家伙的时候,我一直觉得他是个“爷爷辈”。巨无霸的胡子自豪得有些骄傲地渲染着自己的艺术细胞,沧桑的脸上似乎写满了岁月不灭的记忆。后来才得知,他只是51年生人,到现在还不足60岁。
就像春晚一样,我们骂着看着,看着骂着。哪年错失过?如果我们稍微用一点零碎的智商想想,张纪中能到今日,作为普通观众的我们,难道不是一直在推波助澜吗?
张纪中和任何一位艺人一样。他其实也是普通人,并没有三头六臂。就算这样,谁让你是金迷们心目中亵渎金庸剧的万恶之源呢?
有人说,金庸剧落在张纪中手里,观众不爽,金庸也不爽,奉劝大胡子还是另辟蹊径吧!事实上,这么多年过去了,究竟国内有几个能把金庸作品拍得呱呱叫的?除了大胡子,还是大胡子。就算老谋深算的老谋子,就算可以把奥运会开幕式导演得让全世界震撼,可是,他却没有拍摄一部金庸剧的勇气。为什么?自然还是因为大胡子。
文学作品的韵味永远不可替代,然而,影视作品的魅力也更让文学作品望尘莫及。作为金庸,他的内心自然期待着更多的慧眼导演去拍他的作品。因而才有了张纪中所谓的“金庸妥协”说。拍摄《天龙八部》时,张纪中想把男主角乔峰的出场顺序挪到最前面来。小说中的乔峰直到第十几章节才出来。金庸听了很不高兴,他说那诸葛亮出场还晚呢,你难道说他不是主要人物?执拗的老人,最终还是架不住影视艺术的诱惑,答应了张纪中的剧情安排。
能一口气翻拍这么多金庸剧,除了张纪中对金庸剧情有独钟外,独到的理解思路和影视手段应该是他成为人们争议的焦点。单从选演员的角度看,张纪中早已赢得了“炒作大王”的“美誉”。从第一部《笑傲江湖》令狐冲的角色大战开始,张纪中把角色的选用,炒作到极致:《射雕英雄传》开始网上选角,周迅版黄蓉让人扑朔迷离;《天龙八部》把“神仙姐姐”当作秘密武器,吊足胃口之后,16岁的刘亦菲一跃成了娱乐圈的新贵……
虽然一个个角儿都在张纪中的镜头中成了观众眼中的明星,可是作为导演,张纪中无疑是国内影视界受到舆论压力最大的一个。尽管如此,这个看起来五大三粗的大胡子,应对起媒体来总能八面玲珑,而且从来都是像芙蓉姐姐一样相当自信,从来不会为自己的压力而感到沮丧。